Pages

Saturday, October 25, 2014

一步一腳印

一步一脚印

今天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因今年学校团拜和采访及撰稿的影响。

今年初,回母校中正团拜,想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聚会,见一见老同学东拉西扯。但没想到却把我尘封许久的写作热情给打开了。

同时,在机缘巧合之下,帮了校友会采访了5位在各自领域里有杰出表现的校友,认识了他们。5篇文章收录在《中正人二》一书里。

其中,刘瑞士学长给我的印象及影响颇深,也是他促使我在处事待人方面有了新的体会。他曾是商界的精英,但因一次的慈济生活营,让他毅然放下所有,全身投入慈善事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最初,商界朋友都非常惊讶他的举动,但时间证明了他的决定是对的。现在,他是慈济新加坡分会的执行长,也因此影响了身边大部分的人,对他的舍身精神敬佩不已。

在访问刘学长,听他的一席话,让我深深明白物质的享受是短暂,只有心灵的享受才是永恒的。学长全身为慈善谋事,我虽不能像他如此的伟大,但我可以用我多年来所学到及领悟到,在不计酬劳下,将知识传授给需要的人,特别是学生。

然而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只有全身投入,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们。

于是,在写完5位校友后,我便开始积极写作,把我多年的学习经验与心得,通过社交媒介分享给大家。

之后,在林义发学长的介绍下,认识了星期二特写编导吴多炀。也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对周遭的事物特别留心,就因为他,也促使我开始萌起要把消失的事物给记载下来的念头。

我开始收集创作题材。不知是不是天意,报章就在我为题材烦恼时,接二连三的刊出组屋区因国家发展而被迫拆除的消息。看了不知该喜,还是忧。。。喜的是,有题材写了,忧的是,见证国家发展的建筑物,却因为国家的前进而成了牺牲品。但无论如何,这些消息确实带给我创作的题材。与此同时,我的童年在小坡七马路度过,对那里的一景一物都有深刻的印象,自然也把它列入创作题材之一。

本想快快写完,然后找出版商印刷。可是就在这某一天的某一处,通过一些人的话,让我忽然间觉得与其仓促出书,倒不如慢慢来,一步一脚印,循循渐进,这样书里的内容才会充实,才会让读者有共鸣,有感动。毕竟是写住在那里的人的生活,言辞里必须能带出这些居民们即将要消失的记忆。

这段收集资料的时间,让我对周围的事物有更深的了解,也勾起我小时候充满欢乐,美好的往事,让我更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共鸣,更让我在采访这些居民时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真的,做任何事,只要是一步一脚印,花心思去用心把份内的事情做好。你会发现人会活得比较快乐,比较自在。

Saturday, October 4, 2014

我的个人写作园地

我的写作园地正式启动了

打从今年2月的一个中学的新年团拜,开启了我尘封许久的文字堆砌的兴趣。

记得在中正的时候,我的拙作曾被老师点名刊登在布告栏。当时有点受宠若惊,却开启我对文字的兴趣。之后,便有空时就涂涂写写,奠下我在文字方面的深厚根基。

上了高中,报读中文系,对文学更加爱不释手。

与此同时,我爷爷对历史的研究更加让我对周遭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总想探个究竟,了解多一些。

有幸在今年团拜得暐璇学妹的引荐及学长们的眷顾,能参与中正人二的采访,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在事业上,人生道路上有杰出表现的学长及同学们,更有幸能把他们的学校生活及在事业上碰到的挑战和学校的教育对他们的启发记载下来,让学弟、妹们效仿,其意义重大,也让我顿然有种使命感,所写的必须要言之有物,必须能起正面影响。

而这个任务让我更觉得我需要为校友会及学校贡献更多一点,于是我开始毛遂自荐,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我的积极参与给我另一个震撼。在访问了林义发学长后的约两个月,意外接到新传媒吴多炀先生的电话,要我帮他找星期二特写的拍摄题材,但我对这方面并没什么了解,也自认没天分,故在尝试了一、两个月,因无功而毅然辞去此差。

孰料却意外地让我对即将消失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开始找寻写作题材。

实利基大厦和它周边的事物都有我的足迹,因为我在这里成长,见证了这里有繁华走向没落,应验了新加坡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当儿,牺牲、淘汰是必然的。

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步伐因为为了赶上政府的步伐,我们开始变得不珍惜周边的事物。只有在当一切都消失后,再来惋惜,一切为时已晚,所以把它记录下来便成理所当然之事。加上近日频传梧槽中心、东陵福、打哥达湾住宅区因高速公路和地铁路线关系而必须让路,更萌起访问该区的居民们,尝试将他们在那里的美好时光记载下来,让大家能一睹他们的酸甜苦辣生活片段。

现在正积极的收集资料,采访居民们,虽碰到一些挑战,但我相信我能够迎刃而解。可以如期完成创作。

第一次写书,心情很兴奋,但也忐忑不安。

担心词不达意,担心不能将居民们的生活点滴真实的记载下来。

但为了让新加坡史料能更加齐全,我只有硬着头皮上阵。希望到时能请大家多多指教。



2014年10月4日
写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