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November 23, 2014

新加坡套拳与中正总校

前言
记得我1981年刚进入中正总校读书时,第一个星期六回校做集体操,看到全校师生集合在竹林楼前,体育老师鲍龙先生站在台上,演练招式,教导师生练武术招式。也记得有一些学长们穿着特别的制服在旁走动,更正学生操练的动作,后得知这套武术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新加坡综合拳”;而指导学生的学长们都是国术团的团员。

之后大家经过半年的操练,我们都可以把在操场上学的招式演练无误。印象深刻的是当所有同学在整齐的队伍,划一的动作,操练新加坡综合拳时的情景,非常壮观!

新加坡综合拳的由来
新加坡综合拳,又称新加坡套拳。1978年由当时的全国国术总会(现为全国武术龙狮总会)会长李炯才部长倡议,经集思广益,撷取了盛行于我国的南少林、北少林、洪拳、客家拳、五枚派、螳螂门、五祖拳、蔡礼佛及白鹤的招式,由高长明、林振祥、莫荣超、许晋阁、陈少坤、刘玉坤、温带森、林书富、林灿良、廖松芬及廖德南多位师傅合力编募。

新加坡综合拳分编二套,第一套以南拳为主分为六路,第二套则重北拳,亦分六路,合共十二路,每一路又有十六个招式,全部共有一百九十二式。

综合拳的创始,其意在将之作为各派武学者的共同入门拳技,藉以培养及提高本地意识,同时也希望将我国国术界团结起来,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将新加坡综合拳推广及发扬光大。

综合拳与中正的缘起缘灭
1980年在新加坡全国国术总会的积极推动下,委派一位教练到总校传授此艺,在总校全体师生配合下,开始在学校的课外活动日(星期六)开始学习这套拳术。

与此同时,国术正式成了课外活动之一,国术团也因此诞生了。

当时最初的教练是廖松芬师傅,后来据了解因廖师傅因事务繁忙,无暇兼顾,便将重任托付于擅长五祖拳的林灿良师傅。

在林师傅的热心及循循善诱的教导下,团员很快就把套路记熟。当时,除了中正总校在练此拳术,华侨中学、淡马锡初级学院、华中初级学院、德艺武术中心、群英武术醒狮学院、华友醒狮健身学院等也练习。80年代的国术表演锦标赛,新加坡综合拳是竞赛套路之一,参赛的队伍可多达十支。中正国术团是参加队伍之一,每每参赛都获得优异奖。

步入90年代,随着竞技套路的普及化,成为国际赛事的重要项目之一。国术总会随后经搬迁,后对推广武术也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摒弃了当初创拳的理念,此举让人慢慢的将新加坡综合拳遗忘,慢慢的将之推进历史长廊,成了回忆。

中正国术团成长点滴
中正国术团在林师傅及鲍龙老师的策划及推动下,于1980年正式成立。

成立初期,鲍龙老师及林灿良师傅利用学生集体演练时,挑选有潜能的学生,邀他们加入国术团,加以培训。为了使国术团有更多的表演机会,除了让国术团在众师生们面前表演,学校也报名参加了多届的全国国术表演锦标赛。在表演赛里以刚劲威猛,整齐划一的拳术动作,博得观众及其他参赛队伍的掌声及喝彩,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这个优异表现让中正总校的名声大噪。

除了参加国术表演竞标赛,1980年在林灿良师傅精挑细选了数十名学生。在他的的带领下,中正总校学生们参加了妆艺大游行,演练了新加坡综合拳。

1983年,为了能更好地将综合拳的精髓表现出来,国术团特地派了较资深的团员梁汉杰同学及另外两位同学到全国国术总会集训一段时间。然后回来再将所学的如数传授给国术团团员们。

1984年,综合拳在新加坡渐渐有了知名度。当时新加坡广播电视台(新传媒的前身)为了让新加坡人对综合拳有更深的认识,在全国国术总会和林灿良师傅的安排下,拉队到中正总校校园拍摄全校师生们的操练及国术团集体演练综合拳的录像,对综合拳做了一次详细的报道。国术团的团员们也因此一夜之间成了校园明星,为校园佳话。也正因为有了这次的曝光,国术团也成了学生们喜欢加入的课外活动之一。

在每年的招生活动,团员们也积极的向新生演练及介绍新加坡综合拳,希望通过招募,培训及操练,能够把综合拳永远传承下去。

为了确保综合拳能够正确无误的传授给每位团员,国术团力邀毕业后的团员回校帮忙指导,同时让新的团员认识历届的团员,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互助精神,加强凝聚力。

1988年,中正国术团还受邀在全国武术与气功大汇演,操演新加坡综合拳,以整齐划一的步伐,拳拳带劲的表演博得满堂彩!

新加坡综合拳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随着全国国术总会的更名且迈向新的里程碑,引进中国教练及竞技套路。综合拳也向其他的文物一样,走进了历史。

但是,中正的国术并没因此而结束,校方更加积极的投入物资,推动武术,重点培育武术运动员。

2008年教育部肯定学校在武术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委任为“少年体育学院(武术)”。

今天,虽然在学校已经看不到新加坡综合拳的踪影,但它的精神依然存在,毕竟它曾经是80年代中正人的集体回忆。

--------------
后记
我曾是中正总校国术团的组员之一,也熟记新加坡综合拳的套路。基于对综合拳的念念不忘及想利用综合拳的桥樑,联系中正人的情怀,决定将新加坡综合拳再一次呈献给学校同学及曾经练习过的校友。在数周前便和校友于中正校园内开始温习套路,希望能在日后呈献给大家看。

与此同时,也经过一番的寻访,终于在李光前参考图书馆里找到新加坡综合拳拳谱,并拷贝了一份,再经过重新整理,装订成书,准备献给学校作纪念。

希望借此机会,让新加坡综合拳重现当年的光彩,让它成为与中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写于2014年3月29日

Friday, November 7, 2014

一別30,18再聚。中正85,笑談06

85毕业,30年后再聚,快哉!

后排(左起)傅成万(4D),廖槐汉(4E),涂钰声,翁少雄(4G),赖志群(4G)
,蔡敏馨(4G),翁天佑(4E)和吴德凯(4E)
中排(左起)王翠娟(4D),黄淑贤(4H),傅玉燕(4G),陈秀珍(4H)和林秀琴(4H)
前排(左起)赖慧君(4C),蔡清慧(4F),郑泉兴老师,高慧(4H),,王如玉(4H)和陈易新(4H)
阔别近30年,再相聚;笑谈往事,难忘的一夜。

1985年毕业,2014年再聚,近30年不见。得非常感谢高慧和翠娟的不遗余力,召集昔日同窗好友在高慧家一聚。

能再次看见郑老师和其他同学,非常开心。大家的面貌都没什么改变,只觉得太久没见,有些同学一时认不出,倒是她们都记得我是谁。。。呵呵。。。我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记得我的。。。太神奇了。

我没想到郑老师也爱开玩笑,他频频向同学们假扮同班同学,搞到同学们‘几乱一下’!郑老师几好笑喔。。。

大家见了面便忙着与彼此闲聊近况。笑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高慧特地煮了辣沙,我从来不吃辣,但昨晚却吃了,非常美味可口。高慧太有才了!

在水足饭饱后,高慧提议每个人用十分钟的时间把离校后的近况说一说,语气像极了老师。大概是我们已经习惯对老师毕恭毕敬的态度,大家也就因此十分配合。轮流登场做简报,席间,廖槐汉同学依旧妙语如珠,大家被她的幽默逗到笑不拢嘴。

六个小时就在一阵阵的笑谈中悄悄的溜走,我们也在午夜12点依依不舍的道别。


今天是聚会的第二天,看着大家在脸书上的留言,心里莫名的激动。激动是因为有机会再见到老同学们,同学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有一番成就,替他们感到高兴。

反观自己还得努力,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工作上有一番作为。

期待下一次的聚会。



写于2014年11月6日

Sunday, November 2, 2014

一念的瞬間轉變

念頭的轉變

本来打算出书,封面都做好了,内容也写完了,只差校对,但是,在高慧同学看了之后,说的一番话,让我觉得时间不对,于是放弃了初衷。可是,心念一转,消失的记忆的部落格就这样诞生了。

本想修完后,把它放在部落格,让大家批评,指教。但是,读了再读,总觉得要放的内容太多,我自己看了都觉得不太对。于是,在想要用怎样的方式把要交代的东西写的更清楚,更明白。

突然,念头再转,想到部落格本来就只是交代一件事,那我也可以用部落格的方式写书。只要章节段落分明,读者自然便能非常清楚了解我要交代的事。况且,我也可以很容易就把事情交代完毕。我还可以更容易把被访者的话编成一节。书的内容就会非常丰富,有看头。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我刚看完一部香港连续剧,说的是监狱官与囚犯的故事。它也在说往往一个念头,便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记得剧中的其中一位主角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天堂与地狱其实只是一线之差,它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

一个念头的转变,不但是会影响你,也会影响你身边的人。

不是吗?

我的这个念头,究竟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但我很肯定的是,那些读我的文章的人,都容易清楚明白我要交代的事了。


写于2014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