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谣,我们挥之不去、驱之不散的共同记忆
新谣第一张专辑《明天21》1984年发行 |
这是《明天21》专辑里的第一首歌曲《沙漠足迹》的第一段歌词。道出了新加坡当时在音乐创作上的情景。
当时,新加坡创作都是文艺歌曲和流行歌曲,没有类似台湾校园民歌的音乐。直到1978年张泛连同南大诗社在中华总商会举行诗乐发表会,才有新谣的影子。而新谣,这个名词的由来,其实是《南洋商报》(联合早报的前身)在1982年举办的一个座谈会,有一名女生倡议而定下来的。
之后国家初级学院在1981年举办歌曲创作发表会,1983年由裕廊初级学院的地下铁发表他们的创作,接下来发表会便一个接一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而引起电台第三广播网(即现在的958频道)的注意,在林子惠与彭秀梅的鼎力支持与推动下,把一首首新谣歌曲及创作的团体,一一通过电台节目“歌韵新声”介绍给当时守候在收音机旁的莘莘学子们和听众们。
1984年,在智腾私营有限公司及王振敬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地下铁和其他新谣小组一起灌录了新谣的第一张专辑《明天21》。推出市场深受欢迎,销量也非常惊人,一共卖出5万张,引起一阵轰动。同年11月,地下铁的独立专辑《海蝶逐日》面市。《星空下》则在1985年推出。之后,新谣专辑陆续推出,每一张都很深受欢迎。
1984年11月7日,《海蝶逐日》在书城和莘莘学子们的见证与拥护下,成功的举行了分享会。这也是新谣第一次在户外做宣传。至此之后,所有的新谣专辑都会在书城办发表与分享会。发表当天,书城便会挤满了学生和青年们,大家都是为了支持新谣创作而纷纷购买卡带或黑胶。场面之壮观,销量之惊人,有些还甚至超越当时畅销歌手的专辑销量!
当时,新谣也造就了很多家喻戶晓的歌手如颜黎明、洪劭轩、梁文福、水草三重唱、地下铁、黄宏墨、姜鄠、黎沸輝和享誉华语歌曲乐坛的巫启贤。
一首首新谣如《星空下》、《邂逅》、《新衣哪有旧衣好》、《新加坡派》、《让夜轻轻落下》、《水的话》、《走过年少》、《沙漠足迹》、《摇摇民谣》、《心宇寂星》等等都成了经典代表作,有些甚至登上电台的龙虎榜,与台湾的流行歌曲争排名!
与此同时,随着新谣受到热烈欢迎,水草三重唱的成员为了更好,更有组织的推动新谣,便成立了唱片公司,为新谣出一份力。而日后更名为海蝶唱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谣也从当初单纯的创作意念与初衷变成较为商业化。于是有人开始质疑新谣的本质是否已经改变。坊间更是议论声阵阵。
但也正因为这些议论,让这些新谣工作者更加鞭策自己,誓要把音乐做得更好,更要让作品走出新加坡。就这样,孕育了李偲菘、李伟菘、小寒、黄韵仁等等知名作曲、作词人。他们的作品也成了港台著名歌手的经典代表作,甚至成为这些歌手的制作人!
新谣也间接培育了孙燕姿、陈洁仪、林俊杰、蔡健雅、阿杜等人,他们更在海外华人社区发光发热!
为了缅怀当初新谣的时光,在这30年里,重温新谣的演唱会此起彼落,但有万人空巷的分享会就要数刚在今年7月6日,在书城举行的“我们唱着的歌”新谣分享会。
这是梦林工作室为了记录新谣的发展史,特地在书城办的新谣分享会,也同时将现场盛况做实况拍摄,以配合明年新加坡建国50周年。当天出席分享会的人超过两千人,是新谣分享会史上最多人的一次。
而出席的歌手包括巫启贤、黎沸辉、刘瑞政、颜黎明、梁文福、潘盈、洪劭轩、王邦吉及许南盛。早报、我报与8频道的新闻时段都做了详细的报道。
我庆幸能有机会出席并目睹了这场难以忘怀的盛会!当天负责主持的是许南盛与黃文鸿。可是在节目未开始的一小时前,乌云笼盖了天空,随即下起大雨。但这並沒有浇熄观众的热情。只见大家慢条斯理的打起伞靜心等候。众人的举动深深感动了所有的歌手及主持人,也感动了上天,不久雨也停了,天空放晴。
首先登场的是梁文福和他的经典歌曲《麻雀衘竹枝》和《细水长流》。接著刘瑞政、颜黎明、洪劭轩、许南盛、黎沸辉、巫启贤陆续登场唱著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大家也和歌手们一起大合唱。
熟悉的旋律,仿佛让我坐上了时光机回到学生时期 ,到书城去听新谣。买新谣专辑回家反复听,对每一张都爱不释手。那时的我是傻傻的听,傻傻的支持,只希望听到曾在收音机听过的歌,再重新编曲后,会是怎样的一首新谣。那时候,陈志群的名字时常以编曲人身份出现在每一张专辑里,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那么厉害,可以把一首歌编到如此悦耳动听,如此经典。
新谣,它是我学习中文的管道之一,是让我学会如何堆砌辞藻的摇篮,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它让我开始对音乐有听觉上的研究,让我更懂得如何去好好,细细的欣赏一首歌。 谢谢您,新谣!您陪伴我成长!陪您一起走这段充满挑战的路!这次很高兴又能再次与您聚首,再次听您的歌!再次让我感动!再次开启我尘封许久的美好回忆!謝謝!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