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March 30, 2015

消失的记忆 - 这里有个俱乐部

这里有个俱乐部

听过书虫俱乐部吗?

80年代名噪一时的书虫俱乐部(Bookworm Club)就落户在实利基大厦大牌8号,门牌 01-08。

书虫俱乐部创办于1984年。

它的创办人张达昌先生是远东贸易私人有限公司的股东。

张先生拥有多年在学校卖书的经验,因此十分了解学生们的需要。加上秉着培养孩子多阅读的本意,所以开设了这间书虫俱乐部,创立书虫俱乐部品牌的书籍,让更多孩子能多读点书。

开业不久便非常积极的和学校配合,到学校举行展卖会,把好书介绍给老师们,家长们和学生们。

每逢学校假期,俱乐部也会举行各种活动,比赛吸引许多学生的参与,学校也积极安排学生到俱乐部选购书籍。

张先生为了让人对俱乐部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特地制作了一首朗朗上口的俱乐部歌曲及周边商品,如杯子,俱乐部徽章,贴纸等等,深受家长和学生们欢迎。

张达昌先生在接受一个著名网站irememberSG的专访时说道:“书虫俱乐部的道路崎岖不平,有高峰,也有低潮。很高兴能走过23年光景。最欣慰和骄傲的是看到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乐在其中! ”

书虫俱乐部的光辉岁月在2007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写于工作室
2015月3月30日


Saturday, March 28, 2015

我在建国总理李光耀时代的日子

我在建国总理时代的日子

1959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自治邦。

1963年9月16日加入马来西亚成为马来西亚联邦。

1965年8月9日由于政治理念不一,脱离马来亚,正式独立。



1968年2月20日,我在实利基大厦(1963年由李光耀先生开幕)诞生了。

先差开主题,略谈实利基大厦的历史。

实利基大厦是在自治后,在李光耀先生带领下,将新加坡信托局纳入建屋局后,大力推广公共住屋计划下的产物。实利基大厦是第一个拥有现代化设施的组屋,有电梯,商店,学校的住宅区。

回到正题。

我祖父母和我爸爸在50年代从中国南下到新加坡谋生活,经过一些年的奋斗,在1964年租下实利基大厦门牌28号的店屋,楼下做生意,楼上做住家。

6、70年代,我们家的生意非常兴旺,全拜李光耀先生积极拓展外交,尤其是邻近国家。因此我们主要的客户除了本地的商家,绝大部分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商家。

我的祖母也因为我们家的收入丰厚,便有机会回到中国探望家人。中国当时还处在毛泽东时代,生活普遍比较贫苦,故都会携带一些电器回去。我记得我们曾经就在这里买了几台电视机寄回去。

那个年代要买大型电器,如冰箱、电视等,必须现在新加坡买,然后店家就会给发票,之后店家便会将电器通过海运寄回中国,而我们就凭发票到码头取货,再安排车子运送回乡。


而我在1973年也在国家的教育制度下,进了位于布连拾街的梧槽联络所二楼,人民行动党属下的幼稚园(当时唯一的幼稚园)读书。上课学英语字母(ABC)和华文单字(人口刀尺)。我们也学唱歌,玩游戏。

1974年我去了中华女子小学校读了一年书,

1975年转入光华学校读小学。

1980毕业,到中正中学总校继续学业。1985年毕业。

这段期间,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依赖工业的新兴国家。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著名的石油公司,如壳牌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为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工作团队,新加坡教育部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经济发展迅速,政局稳定。失业率低至3%,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8%。这时的新加坡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晶片制造业以及其它高科技产物以和邻国的廉价劳动力抗衡。樟宜机场于1981年开幕,新航也成为区域主要航空公司。1987年,地铁正式投入服务。

90年代,我的人生进入新的阶段。我的爷爷在我退伍前逝世,身为长子,也曾允诺会继承家族事业,故退伍后,毅然加入我家族事业,积极为公司争取更多的营业额。随着网际网络的普遍,我也开始借助它来拓展业务,设立了网站,成功的吸引到台湾、孟加拉和菲律宾的市场。

此时,在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它成为世界第六大资讯工业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磁盘驱动器和硬盘的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半导体生产基地。而服务业则主要是由金融服务业带动的。

1990年11月28日,李光耀卸下总理职务,以国务资政的身份,继续为新加坡做出贡献,总理职务便由吴作栋先生接任,继续推动国内外的经济发展。

1996年,成为世界十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2000年,新加坡进入千禧年时代。

2004年8月12日,吴作栋总理将棒子交给当时的李显龙副总理。而我的家族生意也因为时代的巨轮转动下在此时画上句号。我也正式迈进另一个新里程,在我们的世交陈开顺先生的引荐下,加入美国友邦保险当业务员。

在李显龙总理的带领下,在国内展现亲民态度及与民协商作风和,在国外积极的推动高科技工业,鼓励外资入驻新加坡。

2010年,在友人的推荐下,我开始兼职当中文补习老师。2013年9月,我正式结束我从业23年的销售业,转向文教事业发展,继续当补习老师,间中写文章投稿。新加坡华乐团也曾委托我帮他们翻译一些短文。

2012年李光耀先生因身体渐渐虚弱而淡出政坛,甚至传出他病危。同年他出席国庆,引起国内一阵轰动。

2014年2月我回到中正总校的新年团拜,经黎暐璇学妹的引荐,帮了校友会撰写一些文章,继而也帮了区如柏学姐打稿后,正是以全职中文补习老师身份从业。

今年1月,加入补习介绍网站,借助它来拓展补习业务。

孰料,2月传来李光耀先生因重症肺炎被送至新加坡中央医院治疗,3月23日凌晨3時18分,因重症肺炎医治无效逝世。

说也奇怪。

我在当日午夜12点多,也突然惊醒,感觉怪怪,一时也没警觉要查看脸书贴文,辗转难眠。直到凌晨4点多才进入睡眠状态。醒来后,查看脸书方知建国总理李光耀走了。。。

我是李光耀先生掌政时的产物,可是那些年我都是懵懵懂懂,不知如何去好好珍惜他为我们做出的这些贡献。他在全盛时期带来的许多机会,我都没好好把握。

直到今天,他走了,我有机会慢慢的,细细的体会他的每一番话,才发觉原来他早就为我们的前途计划好了,只是我没有发觉。。。

惭愧。。。

随着他的时代的句号,我的时代也正式跨入李显龙总理的时代,希望我能秉着对以中文教育下一代的使命,能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不辜负李光耀先生对华文的热爱。

李光耀先生曾经在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时说,他时常阅读中文报纸,遇到生字就查字典、标音标,记入生字本,抽空就复习。

为了表示我对他的无上敬意,我将1980年在莱佛士坊的群众演讲里的讲的一段话,给制成图片放在文章开端的图片,也同时成了我开电脑时的首张照片,借它来提醒我,只要我还在的一天,我会捍卫我的母语,中文的地位和我教学的方针和本意。

李光耀先生,您一路好走,我们都永远铭记在心,将您的精神身体力行,传承给下一代。

永别了,老李。。。

Friday, March 27, 2015

哀悼


消失的记忆—找不回的古早味

找不回的古早味

潮兴鱼圆面,古早的潮州鱼丸面档,由一对潮州夫妇经营。

原先是在少群体育会楼下的陈协和餐室里经营面摊,但后来因那栋楼要另作发展,面摊便搬到金星餐室。在实利基大厦翻新后,金星餐室结业后,潮兴便搬到现也结业的泰山餐室继续营业至摊主因身体不适,才真正结束半个世纪的古早味面摊。

老板的鱼丸是亲手做的,Q弹,有嚼劲,很好吃,而且加上大尾的鲜虾、新鲜的猪肉、猪肝、猪油渣及潮式的鱼饼,是一碗分量十足,物超所值的鱼丸面。

据摊主老太太说,他们的煮法虽是潮洲式,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良,才形成味道既独特又美味的潮式鱼丸面。就是这个味道,让四面八方的顾客,吃了都赞不绝口!最高纪录一天可以卖接近上百碗!很多忠实食客风雨不改地带朋友,亲人和孩子来吃,甚至有些食客更是三代人都在吃她的面。

她在接受访问时说,非常感谢这些客人对她的面摊的拥戴,让她和她的先生能靠这个面摊维持生计,也顺利的让孩子完成他们的大学教育。

虽然她现在因健康问题而结束生意,她说还是会碰到熟客,都说很想念她的面。

美国友邦保险业务员陈开顺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每次他总会要求摊主给他多点猪油渣,原因是猪油渣和干捞潮州鱼丸面混搭在一起吃,香味四溢,总会让他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写于工作室
2015年3月27日早

Thursday, March 26, 2015

消失的记忆 - 时光隧道-达哥打湾

时光隧道-达哥打湾

 这里是达哥打弯住宅区(Dakota Crescent Estate),1958年落成,由建屋发展局的前身新加坡改良信托局 (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建造 。

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先前住在附近的甘榜(kampong)或他处和从事务农,因政府征用土地和因河水山大火,而被安排到这里居住。

达哥打弯住宅区的名字由来,其实是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有飞来新加坡的飞机都会在加冷飞机场降陆,而道格拉斯。达哥打(Douglas D.C.Dakota)是那些年常见的飞机,所以便把这里取名为达 哥打弯。

昔日的达哥打弯住宅区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很多,街道的对面有许多流动摊贩,偶尔还有夜市可逛。生活可说是多姿多彩,充满娱乐。左邻右舍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还是会彼此照顾。

孩子们的玩乐时光,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有着鸽子模样的游乐场度过。这个游乐场建于70年代,和大巴窑的龙头游乐场一样,都是由现年80高龄的建屋发展局设计师,许延义(Khor Ean Ghee) 先生设计。砌在鸽子和其他石膏上的红、蓝、黄和绿色马赛克瓷砖都是从意大利进口。游乐场的设计独特又美观。在70年代几乎每个住宅区都看得到许先生的作品。

随着社会大步迈进,很多事物也在进步的洪流给冲走了,达哥打弯的组屋也不例外。这个静静地在东部存活了56个年头,充满古朴味的住宅区。因为没有被市区重建局纳入保留区,加上屋子老旧,设备不完善,所以在2014年的7月宣布达哥打弯17座租赁组屋将被拆除。

住在这里的居民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惊奇,因为早已有耳闻要拆除了,但什么时候不太确定。

惊讶的是刚接下天记的新老板,符气诰先生透露,建屋局在2014年6月把天记转名时,对拆迁之事,只字未提。如今,在营业不到1个月,便传来这样的消息,实在令他无法相信,也无可奈何。

殊不知,这个消息无形中帮了他一个大忙。他打理的天记,主要是卖饮料和食品,走的路线属复古风。

同时期,好多复古风的咖啡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也竞相报道,美食家走访这些咖啡馆,间接帮天记一个大忙,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后来又有时事节目前来拍摄,更大大的提高它的知名度。

现在只要一提到天记,大家便会想到达哥打弯。

符气诰也表示,他将会在达哥打弯的最后一天,办个聚餐会,请居民和顾客,以吃的方式向达哥打弯的17座租赁组屋告别。

最近,有人也发起了救救达哥打弯住宅区的运动。该脸书页主要是把一些旧时的照片和记忆给记录下来,供国人阅读,希望借此引起国人的注意,将达哥打弯的住宅区给保留下来,毕竟这是国人的记忆的一部分。

究竟达哥打弯会不会因此而保留下来?保留下来后要做什么?如果不保,我们又能怎样的把它完整的记载下来?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写于工作室
2014年12月3日(原稿)
2015年1月26日(修订)

Wednesday, March 25, 2015

消失的记忆 - 南洋传承-忆万人

 南洋传承-忆万人

万人书屋是实利基大厦居民喜欢光顾的中文书局,也是小孩子们的启发读书兴趣的启蒙导师,由三位前南洋书局的老同事,林石竹、谢宝延及蔡源春合办。

万人书屋的名称由来据王振春著写的《根的系列之三》记载是当时的南洋书局编辑杜连孙先生在写《英女王》后想到的词汇。

“万人”等于“万民”,代表广大群众。1963年南洋书局结业后,在创办人陈育崧的鼓励下,林石竹便和谢宝延、蔡源春创办了万人书屋。

到了90年代,万人书屋也因为附近的学校关闭后而生意越来越差。

1996年在实利基大厦翻新的时候,悄然地走入历史。

曾经住在实利基大厦的阿平谈到万人书屋,他依然清楚记得书局的陈列很好看。一边是文具及中国进口的用品,一边是中文书籍,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用绳子及夹子做成的成列架。夹子夹的都是最新的漫画书、电影画册及中文杂志,若要拿一本,就得握着书的尾端轻轻一拉,但有时候因为用的力道太大,会把绳子一起拉断,所以很多时候老板都会自己拉。阿平记得当时80年代最让人废寝忘食,追着看的漫画书就是《好小子》、《天才小钓手》,这些书也让他对剑道和钓鱼有了一定的了解。每当一有新的漫画书,他便会买来看。“很怀念万人书屋的那段时光,不知老板们现在还健在吗?”他说。


源成杂货店杨太的二儿子,杨德成也是万人书屋的忠实顾客,但因为他的中文不是怎么流利,所以只能以英语对话,而且每次只会购买文具,特别钟爱英雄牌的钢笔。“每次我也会买羽球,还记得牌子叫先锋,而我的羽球拍也是先锋牌的。”

我也曾几何时是这间中文书局的忠实顾客,常常会到书局闲逛,我记得当时万人书局卖很多由香港、中国和台湾出版的漫画。当时,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林石竹先生一直推荐我读《南洋儿童》。里面有许多教导正面知识的文章,是一本图文并茂,非常受欢迎的儿童读物。

---------------------


后记

其实万人书屋是比较幸运,能够坚持到90年代才结业。

许多早期或同期的中文书局,如黑猫书局,学生书局等等,都因为城市的发展,加上政府的语文教育方向的转变,迫使他们提早结束业务。

万人书屋的林老先生可以算是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对中文产生兴趣的启蒙老师。

谢谢您,林石竹老先生。


写于工作室
2014年12月6日(原稿)
2015年3月25日(修订)

消失的记忆 - 半个世纪的记忆

半个世纪的记忆

源成,走过半世纪。

曾经繁华,门庭若市。

如今却是落寞,门可罗雀。。。

前路茫茫,该何去何从?

1963年,杨太在丈夫的协助下,标得实利基大厦门牌25号的店铺,商号取为源成,卖起杂 货。
认识杨太,全因她的儿子,杨德成和我是好朋友。我也忘了我和他是怎么认识的,但我们的感情比亲兄弟还亲。我当时就住在门牌28号,家里经营汽车零件生意,属小康之家。德成和我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外出,就像亲兄弟。加上德成的家人,各个对我都很好。这份情谊是我永生难忘。

回想当时的源成,货品齐全,从家庭主妇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家庭用品到小孩的零食,甚至连佛具都有。我记得当时的陈列非常分明,一眼望去,非常井然、美观。进门,饮品在左,雪糕在右,饮品之后便是七件事的架子和放饼干的玻璃罐。雪糕的后方则是放各类糖果的玻璃罐和各类零食的陈列处。卫生用具和佛具则都放在店的后面。收银处有两个。零钱柜台在香烟柜旁,需要钞票找换的柜台在家庭用品前。

因为店的位置优越,处在电梯门口,邻居买物品十分方便。源成还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我有时候会帮德成一起送货。
今天的源成虽然还在卖这些,但生意因各类的超市崛起而一落千丈。当时的收入可供三个孩子读书,如今,只能粗茶淡饭。
杨太和她的先生在源成度过大半辈子。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德源与德成,及女儿晓燕。德源与晓燕都是大学毕业。杨家能靠卖杂货来供孩子们念大学,实在不容易。

杨太和我聊起源成的创业初期说道,她当时从马来西亚南下到新加坡时,在经过一番商量后,于是便在实利基大厦以$300元租下这间店面卖杂货。由于没有商场,加上货品齐全,服务周到,左邻右舍都喜欢到她店里买物品。

杨太也和在大厦内经商的店主们的关系也很好,大家就象一家人,有事发生,大家都会互相照应。

由于杨太的为人热心,健谈,源成也因此成为邻居们闲话家常的聚集地,所以杨太非常清楚住在这里的居民的大小事。杨太说,有时候邻居的家境有困难,她也会帮助他们,让他们赊账。

现在源成的营业时间也缩短了。

杨太说翻新后,虽然电梯的出口依旧在她店的门口,但生意量还是远远不如以前。她回忆说,未翻新前,生意好的时候,她曾经用赊账的方式扩充她的生意网,也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她的两个儿子就曾经帮忙送货。二儿子杨德成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记得有时候放学后,楼上换了衣服,便到楼下帮忙,一天可以送货送几趟。等到傍晚关门后,他才有时间做功课,温习功课。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今天,在百货商场到处林立的时代,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她还在原处继续为居民服务。
她感慨地说,现在是一天过一天,有粥吃粥,有饭吃饭,就是不知什么时候会结束营业。。。


--------------

后记

结束和她的访问,我不禁在想,她的处境就像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行业,因为社会的迅速变迁而遭无情的淘汰!

我们曾几何时会想到这其中包含的回忆是值得保留的,值得大家继续给予支持的?

那是不是要等到这些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行业,哪天蓦然回首不见其踪影时,才方知这些回忆的珍贵?


写于工作室
2014年12月3日(原稿)
2015年3月25日(修订)

Tuesday, March 24, 2015

消失的记忆 - 闹市里的世外桃源

闹市里的世外桃源

闹市里的世外桃源 - 实利基大厦

它是当时的现代化组屋的先锋,有一个非常英式的名字,叫做“实利基大厦 (Selegie House)”。

沿着实利基路(老一辈的人都称为“小坡七马路”)走下去,您会发现在这闹市里有三座非常显著的建筑物。

分别是位于肃2街(Short Street)和实利基路的虎豹万金油大厦,实利基商业大厦(Selegie Complex)和实利基大厦。

1963年5月31日,实利基大厦由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开幕。

一共三座组屋,以号码8,9,10来区分。其中大牌9号最高,其楼高20层,是市区里的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当时除了首18层是住宅,第19,20层是建屋局职员的休闲俱乐部。

60年代,没有现在所谓的购物中心。大家要买日常用品,就得到住家附近的商店购买。而改良信托局(建屋发展局的前身)当时在建组屋时,也只是考虑到住屋的单一需要,商店则建在住屋邻近。故当建屋局接手后,便致力改良住宅的模式,将商店与住宅结合一体,给居民带来很大的方便。

实利基大厦当时就有46间商店,建屋局在挑选商家时也考虑到不同种族、种类及人数的需要,故实利基大厦在当时就象一个购物中心,样样齐全。

今天的商店,大多数是虽有商户营业,但都充当货仓,美发院或经营汽车零配件生意。60年代经营至今的商户只剩下源成杂货店、马来医药房、友和(私人)有限公司和世界药行。

当时的商店外是一个宽敞的广场,供居民们和孩子们联络感情的好地方。广场内有两个红砖砌成的凸字形的巨型长凳和两个花圃 。


广场是孩子的游乐场、羽球场及足球场,也是大人坐在长凳上话家常的地方,更是办丧事、中元会的好地方。

实利基大厦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每一座都有大阳台,衔接另一座。阳台都设在三楼,是孩子们的另一个玩乐的好地方。阳台底下是商店。

如今的广场和阳台已不复在,取而代之的是停车场、一个有盖的综合活动礼堂和一个以太阳图形拼成的露天有台阶的休闲处。

当年住在这里的居民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往生了,有些孩子长大后搬离了,现在只剩下寥寥无几的老住户。。。


当年广场的喧闹声,如今寂静无声。。。


写于工作室
2015年3月24晚

消失的记忆 - 一切从这里开始

一切从这里开始

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对这里有一种非常浓浓的情谊。

我的一生都离不开在这里。纵使搬了,我还是不是回来看看,看看邻居,看看环境,与他们话当年。

这里曾经非常热闹,有流动小贩的叫卖声,有孩子们的嬉闹声,有大人站在各自家的门外催孩子回来。

在外面走累了,您可以进来这里,在红砖砌成的凸字型的长椅休息。渴了,可以到杂货店买饮料解渴。饿了,可以到咖啡店买食物吃。嘴巴馋的话,还可以蛋糕解馋。想看书,可以到书局买书看。总之,你 可以在这里买到你要的东西,吃到你想吃的食物。

这是60-80年代的 实利基大厦,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

今天,随着处处可见到商场,购物中心。实利基大厦从繁华变成落寞。虽然大厦经过翻新,变成一个十分漂亮的住宅区,但它的昔日人气已荡然无存,留下来的只是当时美好的回忆。而实利基大厦周围的建筑物也在国家的发展,成了回忆。

这里曾是闹市里的世外桃源,一切从这里开始。


写于工作室
2015年3月24日午

消失的记忆 - 前言

前言

国家要进步,老旧的建筑物必须拆除,新的建筑物取而代之。

这是无可避免的。

但它的过去,是可以让我们的年轻一辈知道这个地方的原貌,让他们能够珍惜和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先辈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历经多少年的辛苦,共同努力奋斗、争取的成果。希望借此培养他们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同时培养对同胞们的同理心,使社会变得更有人情味。

《消失的记忆》便是基于这个理念而创作的。

它记载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住宅区和环绕着它经已消失的建筑物和记忆。

这些地方有各自的特色和民情。住在这里居民也有各自令人深思的故事,有的精彩,有的平淡中带出不凡的毅力。
这里记载了四个住宅区的故事,透过住在那里的居民的口述记录,更将这个住宅区和它周围建筑物曾经风光的故事编辑成册。

在此要谢谢以下官方机构、书籍和受访者的倾力配合,方能使此书里的内容如此丰富。

特别感谢中正中学启发我对中文的兴趣,中正中学校友会给我机会发表文章和容忍我的粗糙的文笔,经林义发学长的引荐认识了“老大”吴多煬先生,是他启发我去编写这本《消失的记忆》。谢谢您,老大。

文中若有文辞不达意或文法有误的地方,还望多包涵。

最后,希望大家给予批评和指教。

谢谢。

感恩合十!


作者
翁少雄敬启
2015年3月24日午

Monday, March 23, 2015

行脚新加坡 - 安詳山,一個世紀的轉變

安詳山,一個世紀的轉變

安詳山
安詳山,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

以早期新加坡的富商,謝安詳(1832-1892)先生命名。

這裡曾幾何時是會館及社交俱樂部的聚集地。

如今,這裡雖然還有還能看到過去的一些的會館,但絕大部分的店面都成了個性餐飲、時髦商品的聚集地。


早期的安詳山
這裡曾幾何時也繁榮熱鬧過,如今,卻是一個幽靜安寧的地方。

這個地方,我來過好多次。每次走進去,就被這裡的恬靜的氛圍給深深吸引。
餐飲、個性商品

沿著安詳路走著,您會不禁的停下腳步,把看見的都記錄下來。
紅白相間的建築物
The Screening Room,集餐飲和娛樂。

這裡的店屋,每間不但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有些顏色鮮明。

這些店鋪都是建於1903年至1941年之間,充滿殖民地色彩,有些甚至結合中式屋簷的設計。
中式屋簷設計的店屋

放眼望去,寂靜的的街道,別有一番風味。

稀稀落落的遊人在街上走著,老外們坐在餐館外高談闊論,好像置身在國外。


市區重建局外的三水婦人雕像
這些店屋目睹了一個世紀的轉變,從繁華到沒落到今天被保留。

猶如在市區重建局外的三水婦人,挑著裝滿泥沙、磚塊的扁擔,曾經默默地為新加坡的建築業做出貢獻。如今她們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供人拍照留念的雕像。

白天的恬靜,夜晚的熙攘。。。現在的安詳山只有在夜晚才有活力。。。

過來看看這個地方吧!
有如夢境

看看您到底喜歡她的恬靜,還是她的熱力?



写于2015年3月23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