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April 9, 2015

消失的记忆 - 第一代人的记忆

我们这一代的不舍与无奈

“如果这里能不搬就不搬,我们在这里毕竟已经住了那么多年,有感情了。”

这是洪秀平与王道麟对这里的感想。

同住在达哥打弯已有56年,也就是说,打从达哥打弯住宅区一建好,他们就搬进来住了。

洪秀平今年67岁,在未搬来达哥打弯,家住在小坡三马路(即现在的明古连街一带)。

王道麟今年91岁,同样在未搬来时,是住在靠近小坡大马路(即现在的桥北路)的马来街(即现在的武吉士购物中心(Bugis Junction)内的一 条街)。

两人原先住的地方就很靠近彼此,却不认识对方。直到搬来时,才知道。。。

那一年他们被安排住在同一座,同一层楼。

成了邻居,也成了好朋友。

由于洪秀平与王道麟大半生在达哥打弯渡过,两人因此非常了解达哥打弯在这些年所发生的事。

他们回忆起刚搬来的情景,都说这里很热闹。

时间是1958年。

对面的旧机场路(Old Airport Road)刚刚启用,周围也有新的组屋。熟食小贩、报贩、鱼贩、菜贩和卖各式各样东西的摊贩就沿着马路摆卖,非常热闹。


后来因为卫生问题,政府便建巴刹(即菜市场)给所有的摊贩,让他们可以不必受热晒雨淋,安心的贩卖他们的食物、物品。
谈到过年时,他们都说,更是不得了,鞭炮声此起彼落,新年气氛非常浓烈。后来政府却因为安全问题,禁止燃放。

王道麟说当时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会非常小心门户。

这是因为当时的木门的锁,设计有缺陷。只要用一张质地较硬的卡片,塞入门缝,再往门锁的上面,用力往下划,门锁便会给打开,所以这里的居民都会互相照料彼此门户。

大家就因为这样都成了好朋友。

谈到即将在2017年离开这里,两人不约而同都露出不舍和无奈的神情。

洪秀平说“早在几年前,一直有听到这里会被拆,但没想到会那么快,有点惊讶!”他接着说:“这里交通非常方便,有地铁,有巴士。附近又有巴刹、超市和小贩中心。要买什么,吃什么,都在咫尺。虽然新的地方,也很靠近,但总觉得还是这里比较好。

王道麟则说:“这里已住近一甲子(即60年),大半生都在这里,是非常不舍得,但又能如何?如果能保留,能继续住到我终老,那是最好不过了。”

王老先生透露,原先在90年代,政府说要让居者有其屋,达哥打弯的组屋本来也要卖给这里的居民,但后来却不知为何,不了了之。他说,如果政府当时有让他们买下,现在他们的生活应该会比较宽裕。

他补充说,好在上天总是有好生之德。在卖屋消息不了了之后,政府便以非常优惠的租金,每个月$59.00,把屋子租给他。让他能无忧无虑的继续住下去。

王老先生育有7名子女。两名儿子,五名女儿。五名女儿非常孝顺,时常会回来探望他。

现在其中一名女婿更为了更好的照顾他,特地搬过来和他一起住,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王老先生早年为了养家糊口,他一个人从事两份工。

其中一份是刻麻将。

刻麻将?


就是把麻将上的字或花,用美工刀,一笔一划刻上去。

在50,60年代的当时,这是一门非常吃香的好手艺。由于一副手工麻将的售价也不便宜,因此待遇也满不错的。

王老先生能搬到达哥打弯住下来,是因为福利部在了解他的情况后,安排从马来街的住家单位搬过来这里,让他能更安心养家糊口。言语流露对政府的感恩之情。

洪秀平则因为早年因专心工作,为三餐忙碌,错过结识异性的机会,故现在还是单身。

他庆幸的有感而发:“还好是单身,不然老婆现在还要陪他一起挨日子。”

他现在靠公积金的存款度日,日子也过得满写意的。

平日,在家看看电视,读读书,到楼下走走,和邻居闲聊。偶尔到书城逛逛,买书。

洪秀平说,爱看书的习惯是他在中正求学时培养的。

当时学校的阅读风气很浓,老师们都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他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下,培养了这个嗜好。

两人接着说:“最近又接到建屋局的通知,这里延迟至2017年才搬离。听说是因为最近的雨季,造成工程有些延误。”言语中流 露一丝欣慰。

他们对现在的生活虽然很满意,但总觉得,政府在城市住屋规划上,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

后记

新加坡的生活节奏飞快,景物也随之日夜变化。

大家也为了生活,无暇放慢脚步欣赏和关心当下眼前的事物。
等到人要走了,地方要被拆了,才觉得惋惜。。。


会不会太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